台钓用品网

李可染写生展深度回顾:探寻“雨亦奇”背后的艺术之旅

05-17

李可染写生展深度回顾:探寻“雨亦奇”背后的艺术之旅

文│王焕然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设计师)


雨亦奇 展览设计方案(封面)


设计主旨:以画作传,还原写生之旅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画现代转型中一位极其重要的艺术家。70年前,时年47岁的李可染踏上了写生之旅,江南、桂林、巴蜀、黄山,从50年代到80年代,李可染的脚步走遍祖国大地……70年后的2024年,“雨亦奇”展览作为北京画院“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三展,以“写生”为视角切入,通过70件山水画作,还原李可染先生的写生之旅,向观众呈现“李家山水”的艺术风貌。展览以李可染的写生历程的多个片段串联起主要叙事线索,以时空为双坐标,以作品为据,以画作传,梳理展示李可染从山水写生到艺术创作的生成与演化。


雨亦奇 展览现场(一层展厅)


展览选择了李可染1954年至1959年期间,在北京、下江南、去四川、访东德、游桂林的写生作品54件,以及李可染各时期山水创作的代表作品16件,共计70件作品,纪念70年前启程的这趟重要的写生之旅。于是,展览在整体策划与陈列设计的过程中,着力体现以“写生之旅”为陈列的线索,以写生的地点为展示的小单元节点,通过作品的场景内容与视觉的形式逻辑建构叙事,还原写生在李可染艺术中的价值与意义。


雨亦奇 展览现场(一层展厅)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描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的绝美景象。展览以“雨亦奇”为题,取自李可染1954年于西湖写生时所作的同名画作。展览的英文标题“Integrating with Nature(与自然共生成)”更为直接的描述了这种人在山水之中,以自然为师,以山川为友的气度,也与李可染在自己的创作中坚持“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态度相吻合。因此,展览围绕“雨”为这一自然意象展开,串联展览的视觉叙事,讲述李可染艺术故事中一个个的重要片段。


雨亦奇 展览现场(二层展厅)


空间逻辑:时空推进,从写生到创作


“雨亦奇”展览使用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两个展厅,展线长度共约170余米。在两个展厅中共计容纳整70件山水写生与创作。依照展览大纲对展品的单元划分,开展空间的重组工作,设计参观动线,划定了三个展示的章节与板块空间。三个章节的名称均取自李可染先生的书法作品,以李可染自己的口吻,为展览的每个章节做出定义。


展览整体以从“写生”到“创作”的叙事逻辑,作为整体空间划分的依据,并参照时间的线索,划分板块章节,并推进空间中推进展品陈列。一层空间安排为第一章节,即“可贵者胆,所要者魂”,选择了70年前的1954年作为时间点,呈现一个“李可染的1954”,集中展出了这一年中李可染在北京及江南地区写生的作品,突出强调了作为李可染写生之旅启程的这一年。


二层空间依照参观动线的方向,依次安排了“为祖国河山立传”“东方既白”两个章节。“为祖国河山立传”以写生节点的片段,呈现了1956、1957、1959三年间,李可染二下江南、巴蜀之行、访问东德、信步京城、漫游漓江等地的写生之作。“东方既白”则展示了李可染各个时期的山水画创作,作为他山水艺术演化的“交代” ,与其写生之作展开视觉的对话。


雨亦奇 展览叙事逻辑图


雨亦奇 展览平面图(参观动线设计示意)


展览在每个章节中依旧在章节内部展开空间“版面”的整体编排,协调陈列效果的舒朗与元素排列的节奏。不论写生或创作,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作都极富视觉张力,尽管展览中作品的尺幅不算大,展出数量并不算多,但在陈列设计过程中依旧要尽可能地放大展厅中“白空间”的面积,留足空隙,以便将空间中主要的视觉注意力还给山水画作本身,更好地呈现空间中的每一幅作品。


雨亦奇 展览现场(一层展厅“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板块)


雨亦奇 展览现场(二层展厅“为祖国河山立传”板块)


雨亦奇 展览现场(二层展厅“东方既白”板块)


视觉形象:山明雨奇,投入自然怀抱


展览的设计上以《雨亦奇》的故事为起点展开——这是一幅李可染与自然一起完成的作品。当李可染打开画夹面对西湖写生的时候,画面被突然落下的雨水打湿,造就了这一幅再现江南烟雨朦胧的作品,可谓“山色空蒙雨亦奇”。于是,展览海报的设计,选择以一幅水墨画的风格呈现,画家坐于水墨江南烟雨中写生融入《雨亦奇》的情境之中,投入自然的怀抱之中。展览标题字形取自《雨亦奇》一画的题款。文字处理上,除了根据海报阅读的视觉流程调整字形排列的方向,还在原有水墨风格的基础上,夸张了“被雨水淋湿”的痕迹,将文字的一部分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边缘虚化处理,模拟了“洇水”的水渍效果,与“雨”的视觉概念相贴合。


雨亦奇(李可染1954年作)


雨亦奇 展览标题设计(字样处理模拟了淋湿洇水的效果)


雨亦奇 展览海报


延续海报的视觉概念,“雨”的意象被延续在展览的整个视觉形象设计的过程中,以“朦胧”的形式语言、透、虚、叠等的视觉样式呈现。在展览邀请函的设计上直接采用了双层嵌套的形式——半透明绘图纸函套与宣绒厚卡内文的形式,再现“雨中墨色”的朦胧感。


雨亦奇 展览邀请函(透明绘图纸的封套与宣纸肌理的内文)


展览的空间视觉形象同样贯彻了这种实与虚对比的朦胧形式进行设计。主题形象墙用装置化的处理形式呈现。一层空间的主题墙参照海报的形式,利用宣绒布、纱幔、立体雕刻等材料构建;二层空间的部分则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相关展具与画语录内容进行拓展。两组形象装置墙用“画框”“画家”“山水”“雨”等视觉符号同构而成,营造了“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的意味。同时,也将景的空间、画的空间与展览的空间做了有机的链接,让空间上也能产生实与虚的关联。


雨亦奇 展览空间设计模型图(一层展厅)


雨亦奇 展览现场(一层展厅)


雨亦奇 展览空间设计模型图(二层展厅)


雨亦奇 展览现场(二层展厅)


这种“透、虚、叠”的形式也在展览空间的视觉系统中得以贯彻。例如展览的章节说明板,以双层画面透叠的形式半虚化的呈现。而在导览图册中,章节页的处理则使用了邀请函中使用到的绘图纸形式,呼应着这种朦胧的层次感。


雨亦奇 展览现场(采用双层透叠的单元说明板)


雨亦奇 展览导览图册


雨亦奇 展览导览图册(内文)


雨亦奇 展览配套亲子观展手册


展览的整体空间色彩设计上,有意识的弱化了整体空间的色彩倾向,以中性灰作为展览的主体色调,用一深一浅的明度变化,调和展墙、展板间的色彩关系与视觉节奏。仅以小面积的暗红、亚金色作为小标题、印章、符号等处的点缀,将视觉的舞台留给画面中的笔墨与色彩。


雨亦奇 展览现场(展览空间中的色彩应用)


传播参与:诠释路径,随画作游河山


写生是“雨亦奇”展览中最核心的话题与内容。因此,向观众诠释李可染先生的写生路径,并通过他笔下的河山风光展示他的艺术风采,正是本次展览工作的重要课题。在观众传播与体验参与的设计上,本次展览做了以下的尝试:


首先,展览在二层空间的起始处,以场景装置的形式呈现了这样的一件特殊的展品。这是李可染先生写生路上使用过的一把特制大伞。这既是一件珍贵的展品,也是一个场景复原再现的直观证据。展览现场依据李可染先生写生的影像资料,结合马扎、绿色画夹等展具,呈现写生的情境画面。


李可染写生的场景


雨亦奇 展览现场(写生场景复原处)


其次,为了让观众参与到“写生”这一主题中,在第二展厅中为观众设计了一个参与生成内容的活动区域。观众可以坐在小马扎上,抱着小画夹,完成一幅“写生”作品。


雨亦奇 展览现场(写生活动区)


雨亦奇 展览现场(观众参与完成的“写生”画作)


同时,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向观众呈现“李可染的写生之旅”,展览中设计了“李可染写生之旅”图的互动游戏。在二层空间场景装置旁,设计了记录李可染先生自1954年至1980年写生地点的“写生之旅”大幅示意图。在示意图旁,设置了可供观众取阅的小幅“写生示意图”,小幅的“写生示意图”有意识的选择了12个写生的点位,做了留白,并在展览中选择对应地点的12件作品为其设计了印有对应作品画面的贴纸。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随着画作游河山,得以与展览共同补全一次“写生之旅”的记忆,这张图也作为观展的纪念被留存下来。


雨亦奇 展览现场(展览中的“李可染的写生之旅”示意图)


雨亦奇 展览现场(放置在作品说明牌旁边的“景点”贴纸)


“李可染的写生之旅”示意图


展览的传播是展览生命真正的开始,也是展览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发挥的起点。

在观展的受众逐渐向分众化发展的趋势之下,为更广泛的传播受众、更多样的传播目的,提供多层次化的主题内容与形式体验的展览产品,亦是展览陈列工作与策展创意过程中,应当继续思考与探索的新课题。



八大山人游乐场

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作品欣赏